林志民說,克里奇中間體在大氣很稀薄,且瞬間消失,難以偵測。研究團隊是在實驗室內合成出分子,用精密儀器做實驗,才得出成果。

不過,林志民說,克里奇中間體依分子結構不同,有簡單及複雜的形式。原分所的研究團隊,今年初先在頂尖的「科學」期刊發表論文,證實最簡單的克里奇中間體,會快速和水蒸氣反應,瞬間消失,較無助形成酸雨,與原先學界的認知有落差。這項研究由台大化學系大四學生趙彣掛名第一作者,成媒體焦點。

研究團隊8月13日發表的另一篇論文,證實另一種分子結構較複雜的克里奇中間體,反而不容易被水蒸氣消耗,會以3倍的速率氧化二氧化硫,形成酸雨與懸浮微粒。

帶領研究團隊的中研院原分所研究員林志民指出,空氣中含有硫酸、硝酸等化合物,都可能形成酸雨。例如汽機車燃燒汽油不完全,會產生二氧化硫,再經過氧化成為三氧化硫,遇水就會成硫酸,變成酸雨。

林志民說,科學家很早就發現,自然界存在一種神秘、瞬間即逝的快閃分子「克里奇中間體」(Criegee intermediate)。很可能是二氧化硫的氧化劑,影響酸雨與懸浮微粒的形成。

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昨發表酸雨成因的重要研究成果,證實大氣中存在一種瞬間即逝的活潑分子,攸關懸浮微粒及酸雨的形成,論文已刊登在「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」。不過,研究團隊表示,要減少酸雨,仍得從減少空汙排放著手。

內容來房屋貸款自YAHOO新聞

剛升上台大化學所的趙彣這次掛名第二作者,負責操作實驗;設計研究、已就讀耶魯大學博士班的原分所助理黃皓立掛名第一作者。

酸雨成因 中研院找到神秘快閃分子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信用貸款o.com/酸雨成因-中研院找到神秘快閃分子-183700705.html個人信貸


DB807389062DA7B6
arrow
arrow

    r51vl3bxr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